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常家主母(重生)第105节(1 / 2)





  这一天,有愤怒离开本家府邸的常氏族人,也有欢喜离开本家的,到了夜晚,得信的常氏族人在床头跟枕头上嘀咕了此事半天,方才入睡。

  第二日,临苏常氏一门,大大小小无论老弱男女,只要得了信的皆往城门走,去迎他们常氏一门高中的三位秀才老爷。

  城中百姓虽未得信,但一看这阵仗,连县令都出现在了城头,一传十,十传百,城门门口便被熙熙攘攘的城中百姓堵住了。

  常姓之人又是喜又是怒,不过喜比怒要多,虽说及第的人不是他们,但到底是他们族中人,他们与有荣焉,推开这些百姓让他们让路的口气都带着喜气,还有这三家的家里人派人派出的干果小点心,甚至然还有发出小铜板的,这让赶过来看热门的百姓更是欢天喜地,个个喜气洋洋,好一派欢快的景致。

  等消息到常府,就是这三位赶回来的秀才爷往常府赶过来报喜的消息。

  “娘子娘子,您快站起来让奴婢看看。”一听秀才老爷要过来报喜,明夏急了。

  今早姑爷说让娘子挑身见族后上进后生的衣裳穿在身上,明夏还不明所以,这下可算是知道姑爷的吩咐是什么意思了,原来这三位秀才老爷回来的第一见事不是回家,而是往他们家来。

  常伯樊今日早上出去了一趟又回来,坐在苏苑娘的书房里占了她的书桌一角在看帐册,苏苑娘身边多了个占她桌子的人,还想着他什么时候回他的书院去忙,莫要打扰她,但话还未找到时机开口,就得了这个消息。

  明夏急,她却是一点也不见慌,掉头朝常伯樊看去,问道:“怎地来我们家了?”

  不回去拜见父母师长磕谢生恩师恩,来他们家作甚?

  “呵……”常伯樊哼笑出声,从帐册上抬头,与傻苑娘道:“看来都不傻。”

  苏苑娘偏了点头。

  “谁给的前程,看来他们心里都有数。”常伯樊笑道:“现在轮到我们要挑,到底器重哪一个了。”

  第132章

  常家高中的三员,依次乃常氏一族年寿辈分最的老祖常文公之曾孙常孝义、常叔祖常六公之子常太新、常族叔常隆归之子常笠。其中以常太新年纪最长,这次恩科被提为县令,但常孝义、常笠两人补为主薄。

  前往主府途中,常孝义被自家人拦下,被领到其祖父常以公面前,以公一见孙子眉头紧皱,问道:“你们这是何意?给你的信没收到?”

  眼见另两位族叔族兄已往本府去了,单单落下他一人,常孝义焦急万分,这厢急急朝祖父又行了一礼,道:“祖父容孙儿近身速速与您道来。”

  见长孙焦急,神态间却不乏尊重,以公心里一松动,朝他招手,常孝义连忙过去,在祖父耳边快快道:“祖父的信孝义收到了,但事情却有所出入,孙儿不敢有所隐瞒,孙儿之位,皆时家主派人斡旋而来,本来是没有我的名字的,是家主的人得到消息,连夜奔波,孙儿的名字才险险挂上最后一日的补位榜尾,可以说如若不是鲲哥哥,孙儿这次就悬了。”

  “你怎么就知道没有你的名字,是他的功劳?”以公狐疑。

  见祖父不信,常孝义急得满脸通红,“因被孝义挤下的人乃远东侯的孙女婿。”

  “你表兄还乃郡马,礼部郎中,一介远东侯还能挤不下?”以公有些许不悦,孙儿这话,岂不是助他人气焰,灭自己威风?

  “祖父,您就信了孙儿罢,”常孝义哀求道:“这真是鲲哥哥替孩儿求来的,不敢家中以后如何盘,这提携之恩孙儿今日定要去谢了的。”

  他不能不义,也不能让另两位族叔兄冒了尖去,衬得他无德无义。

  那一个“定”字瞬间激怒了常以公,以公勃然大怒,愤而挥袖道:“岂有此理,你家中太公为你之事日夜操劳不已,你不回家先去谢长者关爱之心,而是去谢一介黄毛小子,你这是翅膀长硬了,不把家里人放在眼里了?我看你是无孝无义!”

  祖父“无孝无义”这四字大帽压下来,常孝义眼前顿时一片发黑,慌忙跪下大拜哭道:“孙儿不敢,孙儿不敢。”

  常孝义伤心啼哭不止,一为祖父的指责,也为自己预感的不顺的将来。

  这边常孝义被叫走,三位相携同去主府谢恩的人少了一位,在常孝义被叫走后,常太新与常笠两人对视了一眼,掩下心中猜测,默契地对常孝义的离开之事避而不谈,当这是极平常之事。

  走到一半,年龄较轻的常笠突见父亲常隆归出现,心里还紧了一下,一见父亲手里提着封着红封的盒子,明显是礼盒的模样,心中着实松了一口。

  这时他们被人群包围簇拥着前往常氏主府,身边人太多,当机不是说话的时候,常笠与父亲相见请过安,瞄准空当朝其父道了一句:“家主京中有人。”

  他们三人一路相扶相助急行赴京赴考,又经过考试选拔等险阻,再一道高中回程,一路行来三人感情已日渐深厚。常笠与常孝义同辈,年龄又相仿,自诩跟常孝义如亲兄弟无异,但路上感情再如何深厚,常孝义一被叫走,已知家主这位族兄在京能耐的常笠生怕步他的后尘,一路绞尽脑汁逮住空机把这话跟父亲送了出去。

  他不比孝义弟,孝义弟家中有门道,他家中除了沾了个常字,别的一概皆无,万不能像孝义弟家中那般行事,常笠深知他父亲性情,他父喜爱看重他,但性格鲁莽冲动,原来对本家也颇多埋怨,他怕他父亲也作出如孝义弟家中之举,叫他回去。

  见过京中诸多卓尔不群、学识渊博的人,威武雄壮、宏伟壮丽的城,常笠已不甘心于平常,现眼下最怕无人可靠。

  常隆归未回话。在接近常府时,此时常府常年紧闭的大门全然打开,管家领着一干仆人等挎着篮子个个笑容满面相对,跟着他们来看热闹的百姓一看能领到喜糖,皆疯拥过去,他们身边的亲戚也举目而望,没仔细注意他们父子俩,趁此时机,常隆归回了其子一句:“知道。”

  说话之间,他重重捏了下儿子的手臂。

  常笠心中一动,内心对父亲感激涕零。

  他家身无长物,如若父亲没有眼见不支持他的话,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施展之处。君不见京中那些落榜的名士才子长夜大哭,痛苦嚎叫,也换不来一席施展抱负之位。

  **

  苏苑娘打理常府数月有余,又有旁马功这个当过大掌柜的管事加上辅佐,常府库房丰盈,家仆行事井井有条,就是临时备一场大宴的能耐都有,更何况是这种提前做了准备的事情,是以这来了人,就算府中只有她一人当家,她也不用多做什么,随常伯樊去了前堂端坐。

  胡三姐因此上跳下窜,前方听到一点消息就颠颠地跑过来跟娘子报,说完又如风一般去了——她还嫌裙子碍脚,提起一角栓在了裤腰带上,毫无自身乃女子身份自知,看得胡娘子脸上一阵抽搐,恨不能把她抓住关到柴房去。

  胡三姐倒也不是全然鲁莽行事,她不怕她娘说道她,但怕娘子拿她清澈

  分明的眼睛看人,那时候她不想规矩也得规矩了,是以在通报苏苑娘话前,还会在大堂面前把裙角摘下,好模好样全须全尾了方才进去通报,再是狡猾不过。

  有院中干活常府的仆妇看到,啧啧乍舌,私下议论纷纷,被匆忙路过的胡娘子逮到,气得叉腰骂娘,更是恨不得提刀去见那倒子爷的女儿。

  常府大门到大堂前来来去去皆是人,大堂却是分外安静,大方、旺富守着大门,南和则和通秋各自站在自家当家与娘子身后等候吩咐,另有六个丫鬟站于大堂两侧,等候吩咐。

  片刻,有相熟的跑腿过来门边,南和看到,速往门边去,听罢急急过来在家主耳边低语了一句,就站回了原话,远视堂外动静。

  “苑娘,”常伯樊的位置与苏苑娘的位置仅隔着一张高案几,他探过身去,苏苑娘就在他的身侧,“文公家的不来了。”

  这备的礼也就可少送一份。

  苏苑娘浅额首,当是知道,过了片刻,她方反应过来,跟常伯樊低首道:“本也没备他的礼。”

  知道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