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序曲(2 / 2)

秦军依旧静默,传令之声虽不绝于耳,但蕴含于这静默之中的,却是火焰一把的愤怒。

和辽人,西夏人,金人长久以来的战争,让秦军非常熟悉这些已然立国的胡人的作战方式。

就像当年东征,金人往往会以汉人为先驱,辅之以草原部族,冲动敌军阵型,然后再以女真精锐为主力,动摇敌军根本。

这并不算什么稀奇的战术,匈奴人用过,突厥人也用过,契丹人,党项人,用起来也分外谙熟。

但这样的战术,往往能奏奇效,让汉家军卒不知所措,产生难以挽回的混乱,也为胡人屡屡打开胜利之门。

只不过,蒙古人用的更彻底,显得更加的残暴酷虐。

他们在辽东,已经屠城数座,在攻打金国的时候,往往驱赶四野百姓来到城下,消耗敌人力量之余,也能摧毁敌军斗志。

如今,在蒙古人军中,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攻城之惯例,不需再做赘述。

这样的事情,猛虎武胜军不是头一次遇到了,以猛虎武胜军之精锐,之构成而言,并不会产生任何的慌乱。

军令在有条不紊的下达到各部,守城军卒,盾牌在前,刀枪出鞘,弓箭搭弦,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不管什么人来到城下,想要攀上城池,他们都不会心慈手软。

这就是猛虎武胜军,自建成以来,便似为战阵而生,好像一台打造的越来越精密的战争机器。

但愤怒却在秦军将士心中积聚,杀气渐起,敌人越是残暴,杀起来才越加爽快。

蒙古人在咆哮着,有人举起了弯刀,一声令下,刀光闪烁,立时便是一排人影倒地,哭喊声骤然响起,前面的汉奴在恐惧的趋势下,奔跑了起来,冲向了刀枪林立的城墙。

他们不敢回头反抗那些如狼似虎的蒙古人,只能寄希望于城上的同族手下留情。

这永远是胡汉战争最残酷的一段序曲,也就此,将胡人和汉人分隔开来,际野分明,充满了仇恨和敌视,用鲜血染红了的仇恨和敌视。

古北口,乱云飞卷,涧深如狱。

传令声中,箭矢在城上腾空而起,密密麻麻的落下,潮水两岸,惨呼之声响彻天际。

一轮箭雨过后,汉奴漫无遮拦之下,死伤无数,顿时有人调头就跑,他们根本不是军人,只是蒙古人驱赶的一群羔羊罢了。

在他们来到这长城之下,面对猛虎武胜军这样的汉家精锐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其实就已经注定。

战争当中,温情没有多少存在的余地。

蒙古人天性如此,秦军也是在与胡人交战日久之后,深刻的明白了这一点。

除了那些想博取令名的人,或者那些军中庸才,其余,在面对胡人的时候,都不会将任何的软弱显示给敌人知晓。

很快,战场上的汉奴便所剩无几,有的为秦军射杀,有的则为蒙古人所斩。

长城之下,血腥味开始飘荡。

但两军都知道,这只是战事开始的序曲,虽然,这首序曲是用万余汉家百姓的鲜血所书写,但确实,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在这样一个战场上,百姓没有任何存活的余地,这是军人的舞台,只有强者,才能在这这里逡巡四顾,志得意满。。。。。。。

蒙古军中,大旄之下。

卫士环绕中,成吉思汗铁木真,眯着细长的眼睛,有些意外。

这就是秦国人的军队吗?果然和金国人不太一样。

因为当初蒙古人攻取金国城池的时候,总能见到惊慌如羊群般的人在城头奔走,敌人那压抑的恐惧感,往往都能让他非常愉悦,因为那意味着敌人将很快崩溃,像兔子一样逃走,然后被蒙古勇士追上,射杀。

虽只是初战,秦国守城军卒表现出来的镇定,让他稍稍吃了一惊。

但这不算什么,他见过无数冷酷顽强的对手,现在却都已经成为了他献给长生天的祭品,他现在也还是相信,在蒙古勇士的弯刀之下,不会有任何敌人,能是他们的对手。

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北方草原诸部的狗崽子正在大举南下,若不能快速战胜眼前的敌人,蒙古人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他已经渐渐开始失去了耐心,过了古北口,也许还将面对秦国的主力大军。。。。。。。

当然,如果博尔忽,赤老温两个,能将南方的秦军大军拖住,甚至击溃的话,那就将是长生天赐给蒙古人的大好机会了。

这一次,不能杀很多的人了,因为他需要更多的人马,来抵挡北方吹来的寒风。。。。。

铁木真稍稍有些遗憾的想着,他喜欢见到敌人辗转哀嚎的样子,也喜欢战争带来的许多乐趣。

如果能时常闻到敌人鲜血的味道,时常听见敌人的哀嚎呼告,时常感受到来自敌人的恐惧,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微不可闻的叹息了一声,他随意的摆着手,“让汉军上前,攻城,再告诉突耳,日落的时候,我想那几个山头上的寨子,不会让他麾下的勇士们止步吧?”

(老书都变成了404,只有将血幸免于难,阿草胆战心惊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