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41)(1 / 2)





  他们不敢说自己比皇帝活得长,但太子长大了,偶尔也会帮着劝一劝皇帝,让他们的日子好歹有点盼头。

  然而如今萧准则希望有人帮他劝劝叔父。

  萧准头皮发麻:叔父,我没有经验啊。

  萧子瑢一脸奇怪:就是因为没经验才让你去啊,总不能让你一张白纸一样地登基吧?

  萧准小声说道:可是我没信心处理好。

  那片地方五年之前还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让他去就相当于去管一个国家,还基本上是百废待兴的那种。

  说百废待兴倒不是那边现在多么落魄,而是这五年的时间,北边的科技水平一直追不上南边,没办法,齐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这里,北边换上去的官员都比较年轻。

  年轻有好处,意味着敢打敢拼有魄力,但相应的他们的经验也少,容易出错。

  这一切恐怕都要等迁都之后才能平衡一下。

  萧准现在过去就是帮忙打地基,他心里很清楚,所以更加诚惶诚恐。

  萧子瑢没理他,带着他往后走直接通知了萧铉跟萧霁。

  太上皇跟巴山王听了之后是十分欣喜的,萧子瑢对萧准的培养是真的很用心,在知识方面就不说了,基本上他会的都教给了萧霁,同时政治上也没落下,从一开始的入朝听讲到现在让他去独当一面,都表现出萧子瑢对萧准的期望。

  萧准原本还希望爷爷和父亲能够劝劝他皇叔,结果没想到这两位都一副好好干,不许偷懒的表情。

  萧准整个人都要绝望了:我我我我怕做错事情。

  萧子瑢一脸费解地看着他:做错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吗?就算是我也会做错事情啊,做错了改正才能进步嘛,就像你读书一样,背错了写两遍反而记得更牢固不是吗?

  萧准忐忑不安:可会影响很多人吧?

  萧霁安抚儿子:你放心,你学的已经足够多,之前不也开始尝试议政?效果不错的。

  萧准的议政就是他带着人就朝上的一些问题商议出结果,然后跟大佬们商议出来的作对比。

  很多时候萧准看事情很准,只不过还是年轻经验不足,所以就显得幼稚了一些,但这没关系,经验这种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放出去磨练几年就好了。

  萧铉也说道:不要怕。

  萧准还是不说话,他没有任何准备,这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萧子瑢有些不解说道:你担心什么?做错了又怎么样?谁还能说你不成?还有我呢啊。

  萧子瑢此时的样子看上去特别像那些熊孩子的家长,谁说他家孩子他就要反击回去。

  幸好萧准不是熊孩子,而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无论怎么温柔安抚都没能让他平静接受,反而是他皇叔这一副你尽管去,有人罩着你的山大王模样让他的心静了下来。

  萧铉跟萧霁都忍不住感慨,像萧准这样温柔又神经敏感的人身边还是需要有萧子瑢这样的人安抚,若是让萧铉跟萧霁两个人教他,说不定这孩子会更脆弱一些。

  毕竟无论萧铉还是萧霁其实都有优柔寡断的一面。

  反而是萧子瑢似乎跟他的父亲一脉相承,做事果断,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往无前。

  眼看萧准情绪平稳下来,萧子瑢就把他赶回去收拾东西了。

  看着侄子已经逐渐往成年人靠拢的背影,他忍不住发愁说道:这孩子真是随您二位了,怎么这么脆弱啊?

  太上皇跟巴山王一起瞪他,萧子瑢小嘴叭叭:我在他这个年纪都去晋陵了,也没觉得担心啊,虽然晋陵没那么大,但北边的事情也不是全交给他啊。

  太上皇跟巴山王都懒得理这位了。

  是是是,你胆子最大,你不仅不怕,到了那里就弄死了俩校尉,转头又搞军改,划地盘建城,简直要上天。

  萧子瑢嘀咕完了之后就准备去找萧雪行问问要不要加强太子的心理教育,当皇帝怎么能胆怯呢?你只有自信才能压得住下面人啊。

  如果连自己都不自信,岂不是要让人骑在头上?

  萧子瑢走了之后,萧霁叹了口气说道:瑢儿永远都想不明白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的。

  敢打敢拼,从不犯错,或者说是不犯大错,脾气倔却又很讲道理,出了错只要自己意识到了就会果断认下来及时改正。

  许多人包括下面的大臣都觉得皇帝犯错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家就隐晦委婉的提醒一下,别太直白。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适用于关系还不错的君臣之间,否则大臣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死命压制君权。

  偏偏萧子瑢承认错误十分痛快,改正也很痛快,不懂的地方也不会端着架子不好意思问。

  这样的秉性没让大臣们觉得他好欺负,反而越发觉得他们的皇帝是真紫微星降世。

  萧铉乐呵呵说道:瑢儿看人准,他既然对欢儿要求高,就意味着欢儿能够达到他的要求。

  萧霁听后笑了笑,随着欢儿长大,他的确越来越因为这个儿子骄傲,大概是因为家庭环境不错,外加接受教育全面的原因,他实在是有诸位长辈之长而无长辈之短。

  虽然萧子瑢觉得萧准的神经有些敏感,但在萧铉跟萧霁看来,欢儿已经很坚强了!

  实际上哪怕萧准对监国一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他做的其实真的很好。

  到了长安之后,长安那边的政务运转立刻组建了起来,连同北地的政务运转都变高效了许多。

  而且他懂得真的不少,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都有底子。

  一开始他还会请教长辈,等顺手之后就被勒令除非重大事情,其余事情自己做决定。

  他也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待,或许青涩,但处理的事情比一些废物基层官员强多了。

  因为萧准监国的事情,萧子瑢甚至特地延缓了迁都的时间,为的就是给他多一点时间练手。

  而且太仓促搬进长安城的话,可能一些配套设施还不完全,容易影响大家生活质量。

  他原本以为等到长安城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城市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结果没想到,一年的时间萧准就把那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萧子瑢一算时间,搬过去正好可以赶上过年,虽然推迟了一年,但也还是一样的嘛。

  于是皇帝一声令下,迁都的车轮滚滚驶向长安。

  第351章 【二更】351

  迁都的过程实际上也正是一次巡游的过程,从南到北这一路可以逐渐看到这些年的变化。

  萧铉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路过来便能看到许多城镇贸易往来不绝。

  而等行到长江边上的时候,他都忍不住站起来看着宽阔的江水。

  萧子瑢站在他身边说道:现在正好是枯水期,如果是丰水期的话应该更波澜壮阔一些。

  枯水期的河道变窄,不过两边依稀能够看到江水流过的痕迹。

  萧铉感慨说道:十年之前想要长江还是天堑,若想渡江必须行船。

  然而如今桥梁已经横跨于其上,气势磅礴,只是看一眼都让萧铉都忍不住心生敬畏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人力能够做到这一点。

  当然实际上能够在长江上建桥肯定也不是人力的结果,而且也耗时了很久,像是汛期肯定不能建,只能在水流平缓的枯水期修工程。

  但无论如何是修好了,乃至于中原跟南边的交通往来便利之后商贸也跟着发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