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六章夜半灯展





  晚膳时分,思学殿内灯火通明,厚厚的纱窗上倒映出楚修然修长的身影,细看那倒影,侧颜之下将他笔挺的鼻梁及长长的睫毛显露无疑。

  德武恭敬地跪在他的面前将他午休时发生的事情尽数道来。

  “后来那陈金武如何?”楚修然背着手神情看不出喜怒。

  德武单膝跪地,低着头沉声回道:“云襄王将他关进了大理寺,随后几日大理寺卿会以‘指斥乘舆’罪将其问斩,同时也审理出了金陵城知府顾全的受贿之举。”

  “告诉大理寺卿,一切按照大夏律法执行,既不能随意强加罪名重判亦不可让百姓惶惶。”

  “是。”德武领命退去。

  楚修然望着面前的烛光随手拿起金剪将已经焦黑的烛芯剪掉。

  在他看来小侍读一直嗜钱如命,素日里请假一天扣她五两银子她都会心疼好几天,当初那五十两黄金掉进马粪她都敢赤手空拳去捞。

  这种爱财贪财的态度他是万万不可及的,可这次竟会为了维护他的声誉情愿被那陈金武敲诈五千两,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想到今日下午小侍读被割舌吓得惨白的脸楚修然心口突然猛地跳了几下,一种异样的情感涌上心来,若当时小侍读落泪了他应该会不由自主地为她试泪罢。

  恐慌感再次袭来,楚修然摇摇头自我否认了一番,难道自己真要成为小侍读口中养娈童的变态吗。

  或许只是因为小侍读主动维护他的声誉,他才会异样感动吧,嗯,一定是这样。

  楚修然使劲儿给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心里不再那么烦闷。

  “德文,你这会儿去靳府将靳侍读接过来,就说突然有要务,需要她协助处理。”

  一盏茶后后靳布揉着迷迷瞪瞪的眼睛爬上马车嘟嘟囔囔:“德公公,殿下就没说是什么要务吗,是宫里突然出事了?”

  德文笑道:“老奴也不知,待靳侍读见着殿下后应该就知道是什么了。”

  靳布打着哈欠随着马车的摇摆重新闭上眼睛:“只要明日能把加班费给我,我忙活一个通宵都行。”

  德文笑笑将手炉放在靳布身边盖上车帘驾车往东宫跑去。

  到达东宫后靳布却奇怪地发现,东宫大门紧闭。

  这是忙完了,不需要自己再进去加班的意思吗?靳布疑惑地看向德文,后者示意她独自上前。

  搞什么,白日里没犯错吧,陈金武那事儿是楚萧澈干的与她无关呐,靳布有些心神不宁的推开大门。

  与门外一片漆黑的夜色不同,整个东宫喜庆艳艳,从门口开始几步就能见到挂在树上的各式各样的灯笼。

  长着大嘴巴的小鱼,瞪着眼睛的兔子,常规的圆柱灯笼,还有高高挂在树梢上的长龙灯笼……

  靳布顺着灯笼路边走边啧啧称奇,没想到古代的灯笼手艺如此高超,比她在家门口公园看到的冒牌灯展好看多了。

  月朗星稀,才过完月中没几天,被咬了一小口的月亮闲闲的挂着天上,银白色的月光洒落在东宫,为院子里的每个灯笼都铺上一层清辉。

  东宫花园的凉亭里楚修然提着一只小兔子的灯笼浅笑着。

  明月,古亭,美男,这简直就是3d手游里的绝美画面啊!

  靳布站在花园的甬道上静静地望着浅笑的楚修然,虽然他这样大的个子拿着一只小兔子灯笼很滑稽,可就是让靳布挪不开眼。

  甚至有那么一瞬她感觉自己呼吸都要停滞了,早先被她拍死在襁褓里的小鹿好像复活了,这会儿正在报复性的在她心里乱跳乱撞。

  “快点过来。”楚修然举起灯笼朝靳布招招手。

  “本宫晚上让人将东宫布置了一下,虽不及元宵宫宴那般华丽但库房和街上所有的灯笼都在这里了。你不最喜欢看热闹吗,元宵宫宴你没参加肯定心痒痒得慌罢,喏,给你补一个。”

  靳布从神游中回过神来,走上前接过小兔子惊叹:“这只兔子眼睛还是红色的,嘴边还有小胡萝卜呐。”

  原以为这只兔子和外边挂在树上的兔子一样,没想到细看之下竟是精巧许多,红眼睛不是用廉价的红布而是用小小的鹅卵石上面涂了朱砂染料。

  两只前爪微微抬起,环抱着一株小小的橘色绢布缝制的胡萝卜,很是惟妙惟肖。

  楚修然很是自得地扬起头:“那是自然,这与外边的兔子可不一样,这是街上那位做了一辈子灯笼的老先生压箱底的手艺。”

  “殿下,你准备这一场花了多少钱啊。”靳布看着满院的灯笼不由地问。

  楚修然轻轻弹了弹她的脑门:“让你来观灯就好好欣赏,老是想着铜臭可不行。”

  “遵命殿下~”靳布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拿着手里的兔子就继续往前逛了起来。

  反正又不是她出钱也不必肉疼,他是一国太子就是把整个国库搬空都不会有人说他。

  月色下楚修然看着那个小个子少年左蹦右跳,扯扯这个灯笼扒拉那个灯笼,内心竟是无法言喻的满足。

  自从被立为太子以来每个皇子都对他极其客气,但他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太子这个身份而已。

  身边相熟的人除了对皇位,对太子之位毫无欲念的皇叔楚萧澈之外再无他人。

  特别是五年多年他无意间知晓母妃去世的真相后更是看透了宫墙内的尔虞我诈。

  亲情是什么?他早就不知道了,当他记起是父皇的利剑穿透母妃身体的时候,当他记起母妃最后带着微笑的面容,记起母妃浑身鲜血的时候,他就丢了它。

  母妃死了,父皇那日起在他心里也死了,那个朝堂之上的人不过是大夏的皇帝而已,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亲手杀死母妃的刽子手而已。

  而他也早已没了生命力,每天所过的日子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接受着父皇的安排。

  整个东宫乃至他自己的内心早已枯寂一片,直到这个小小少年的闯入。

  她是那样鼓噪,啰嗦,一天说得话比他一年的都要多;也是那样的贪财,抠门,胆大妄为,敢为了几两银子不断挑战他,也敢为了小小的报复他给他下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