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寡妇招夫记第17节(1 / 2)





  赵氏看了看众人,道:“明天我就把老大的房间收拾一下,杂物搬出来,该修整的地方好好修整,等明年玉秀过门,才有地方住。”

  这事,众人都没意见,林潜却道:“我和她不住这里。”

  他记事早,三岁时她娘难产去世的事他记得清清楚楚,更记得第二年,他爹就娶了二姨。年少时想法固执,总觉得他爹抛弃了和他娘组成的家,又有了新的家。而他和他们不算一家人,爹、二姨和弟弟们才是一家,所以一直与他们不太亲近。

  现在,他当然知道他爹当初的做法,都是生活所迫,只是这些年留下的不亲近人习惯却改不过来了。如今一两天回来一趟,一家人坐在一块,对他而言,已是极限,若要日日住在一块,人多繁杂,孩子哭闹,他怕是无法忍耐的。

  听他这样说,赵氏惊道:“不住家里,那要住哪儿?总不能让玉秀跟你一个大男人去住山洞吧!”

  林潜听了,眉头轻皱,因为他就是这么想的,听他娘的话,这么做似乎不行?

  看他这表情,赵氏更加无奈了,“你这傻孩子,你是个男人,身强体壮的,当然觉得住哪里都没问题,就是给你个狗窝,我看你们这些男人也住得下!可是你媳妇儿不行呀,她一个姑娘家,娇滴滴长大的,你让她陪你住山洞,那地方冬冷夏潮的,又到处是碎石块,你说能成吗?”

  林潜眉头皱得更紧,嘴唇紧紧抿着,半晌,说:“我盖房子。”

  “这还差不多。”赵氏道,他知道林潜不愿住家里,也不勉强,反正几个孙子快长大了,家里的房子不够住,早晚要分家的。只是她之前和夏知荷说的,玉秀一进门就让她掌家的事,只能不做数了。不过能够分出去单过,相信每个儿媳都是更加愿意的。

  她又问林森,道:“当家的,我觉得阿潜另外盖房子可行,你觉得呢?”

  林森点了点头,道:“盖吧。”

  赵氏又说:“那好,就另外给你们盖房子。之前说好了,咱们家给八两的聘礼,眼下既然要再建房子,晚上我和你爹商量一下,看家里还能拿出多少钱。”说着,她又缓缓看着另几个儿子儿媳,道:“你们别觉得不公平,日后分了家,家里如今给了你们大哥多少,也给你们多少。”

  她几个儿子儿媳都忙摇头,表示自己心里没别的想法。

  林潜却又道:“不必,我有银子。”

  赵氏瞪了他一眼,说:“你有银子是你的事,等你媳妇儿过门了,交给她好好保管就是了。眼下给你娶媳妇儿盖房子,是家里的事,你安分听着就好了!”

  林潜便抿着嘴,不再说话。

  等赵氏话说完了,林潜回到落脚的山洞里,头一次好好打量了这个地方。这山洞是他从一头熊瞎子那抢来的,约一丈宽、二丈深,洞内地面凹凸不平,随处可见尖锐的碎石块,树枝茅草散了一地,洞壁粗糙硌手,有几处长了苔藓,整个洞内弥漫着淡淡的霉味。

  就如赵氏所说,就算给他一个狗窝,他也是能够窝进去的,所以此前,林潜从不觉得自己这个熊窝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是眼下,试想着让山下那女孩住进来,他却觉得有些不适了。

  所以,要盖房子。他是真的有银子的,上一次抓到那个强盗,官府给他塞了一张悬赏的银票,回来后放哪里来着?

  林潜想着,眉头越皱越紧,几息之后,他开始翻沙倒石地找银票。

  ☆、第25章 不要再送野猪了

  转眼就是冬至,前一天晚上,夏知荷跟玉秀说好了,今天要去镇上。这日一大早,玉秀如往常一样起了,去厨房烧好水,做了早饭,洗漱一番就准备出门。

  临出门前,夏知荷却对着玉秀素净的脸看了看,把她拉回自己房中,从梳妆盒里找出一盒胭脂,在玉秀唇上点了几下,用指腹涂抹开,又在她脸颊上轻轻涂抹了一点,最后拿出一根嵌着小颗珍珠的银簪子给她簪上,然后退开几步,歪着头左看右看,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玉秀给她看得微窘,轻声道:“娘,这些不必弄了吧。”

  夏知荷摇摇头,道:“以前因李仁的原因,才不得不委屈了你,如今三年之期过了,你又重新定了亲,是待嫁的姑娘了,自然要打扮得喜庆一些,不能让人暗里笑话。况且,”她笑了笑,说,“若让阿潜看到你现在的模样,心里肯定更加喜欢。”

  玉秀听了,擦了胭脂的脸颊更红。

  夏知荷知道她脸皮薄,也不再调笑,两人挎着篮子出了门。

  仍然是到村口坐牛车,母女两人到时,车上已经有了三人,她俩一上车,便出发了。

  另外三人也是村里的妇人,与李大柱家关系不近,平日路上遇见了,也只是点点头便算问候,今日却寒暄了好几句。

  其中一个是张春花,她历来眼尖嘴利,一眼瞧见玉秀头上的眼簪,再看看她脸上的胭脂,当下就道:“呦,玉秀今日这一打扮,我都快认不出来了。果然,这定了亲的和没定亲的,就是不一样呐。”

  夏知荷原本和别人闲聊,听了这话,顿时便敛了表情,淡淡道:“有什么不一样,我倒看不出来,不如张嫂子和我说说?”

  张春花被她这直白的话噎了一下,总不好说自己眼皮浅,眼红人家一根银簪吧?

  另两个妇人见气氛不好,忙笑道:“春花妹子一说,我也看出来了,咱们玉秀呀,从前就长得好,如今更漂亮了!”

  玉秀便低头轻轻一笑,道:“婶子们可别拿我取笑了。”

  另一个说:“我看前两日媒人已经来过了吧,日子定在什么时候了?”

  夏知荷道:“明年三月,我倒想定六月,只是对方不肯,才这样急匆匆的。”

  那妇人掩嘴笑着说:“要是我我也不肯,这么好的媳妇,不赶紧娶回家,心里不安呐!”

  一句话说得几人都笑了,唯有玉秀红着脸低着头,张春花则是撇了撇嘴。

  张春花一向好强,她一直认为,整个李家沟,村长家是第一位,这排在第二的,就是她自己家了。而她之所以如此自信,盖因她有个习武的儿子,她儿子李川明年就可学成归来,到时候给镇上富户做护卫,一年能有十五两工钱,这在李家沟可是头一份,连李松家的秀才儿子都比不上。

  而她自己,平时也是极勤快的,一年到头没有闲着的时候,农忙时下地,农闲了上山,眼下这时节,既不能上山也不能下地,她就趁着冬至,做了黄豆红糖粉来卖。她又节省,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肉,赚来的钱都做李川习武的费用了。

  她本人对自己这份勤俭持家的本事很是自豪,自问李家沟没有比她贤惠的妇人了。可平日里,大家只会说村长媳妇陈氏和善大度,说夏知荷貌美手巧,说李松媳妇吃苦耐劳,就没人夸过她张春花的好。

  诚然,陈氏的好她认了,李松媳妇供出了一个秀才儿子,也还行,可夏知荷凭什么?她除了一张脸能骗骗男人外还有什么?连个蛋都生不出来的女人,也值得大家说好?

  所以对于夏知荷,张春花是很看不惯的,连带她的女儿李玉秀她也不喜欢。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就在前几日,李大柱未来的女婿给他家送了一头野猪,张春花本就眼红那头大野猪,偏偏还有人拿那个山民和她儿子做比较,说什么就算是李川,也未必能独自猎到这么大的野猪,说李大柱的女婿不得了。

  这可把张春花气坏了。在她看来,自己儿子可是天上明月,那山民和李川一比,连地上的臭狗屎都不如,竟有人觉得自己儿子不如他!

  如此,也难怪她此时看玉秀这样不顺眼。

  牛车没一会儿就到了镇上,母女两人和另外几人告别,进了镇后,仍是先去莘娘的秀庄。此前夏知荷拖莘娘帮忙留意入赘的人选,眼下玉秀既然定亲了,自然得去和她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