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章史前长生药(1 / 2)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作家最基本的任务,是以自由和有序的方式做梦。

  所有对白都带着目的。

  这三句话我一直在想,但收获非常的少。

  实在是庶竭驽钝,也难得皮毛。

  而在之前,已经说了些和对白有关的东西。

  所以接下来,就说点别的,比如故事。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寻找的并非明确的某种规则。

  不是在找人告诉我们,必须以何种方式做事。

  而是在寻找一种原理,一种可以通行的原理。

  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式有效,而且经过了时间的验证。

  我们的作品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临摹一部“写得好”的作品,而是依循我们这门艺术赖以成形的原理去写好。

  当然,这一点不是必须的。

  若你真的喜欢临摹,那就遵从本心。

  毕竟更多时候,写作这件事情应当是为了自己。

  就像我现在,在摆脱了生活的窘迫后,所进行的创作。

  尽管内容相当的烂,但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为自己而作。

  当然,这是个人想法。

  我也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强行塞进你们脑子里。

  你们也大可以只是看看,然后带着轻蔑的笑容,就此离开。

  无所谓。

  老话也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我必须说的是,急于求成、缺少经验的作家才会去选择遵从规则。

  虽然破除规则的人,往往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更会被认为是,非科班作家。

  可我们要知道,艺术家精通形式。

  而我们需要的,正是可以被当作是永恒且普遍的形式,而不是什么公式。

  所以需要明确,任何兜售商业成功范本和故事速成模式的说法,都可以算是无稽之谈。

  突然想到成功学.jpg

  如果我们将好作品,那些真正的好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

  这里需要刨除那些跟风的,那些用着一个大纲写出来的“续集”,以及没写完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言“没写完的”,除了指那些还在连载的,还包括已经不会再继续写了的。

  突然想到某个作者先是从日更变成周更,再到月更,直到后来的年更。

  如此这般后,我们审视着剩下的书。

  便会发现,故事设计的丰富多样,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而这其中,并没有一个固定样板。

  毕竟,这样的作品我们已经刨除了。

  陈规俗套故事注定固步自封,但原始模型故事从来都不失为是一种好的选择。

  啥?

  你问我啥是陈规俗套故事,啥是原始模型故事。

  那就先说后者,原始模型故事需要作者挖掘出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然后以一种独一无二的且具有文化特异性的表现手法来装饰它。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抱歉,写反了。

  当然,这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