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9章 非战而屈人之兵(1 / 2)

第169章 非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文人“将领”在理解《孙子兵法》之时总是会经常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重点通常是在“不战”,而“屈兵”,孙子的愿意是不通过直接的交战,通过其他的方式尽可能的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削弱对手的军事装备,减少对手的军事实力,此为“屈”。([] )

在《战争论》中,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同样对此有着单独的章节去解释,比起孙子,克劳塞维茨则更加注重“屈”的结果,要求所有的战争策略都要为最终消灭敌人的抵抗实力而服务,这个思想在整个一战、二战期间都贯彻于德军的行动中。

宋彪的思想重点在于消灭对手,而非简单的“屈”,更非单纯的“不战”,不战实际上是为了战而服务,战争是永远无法避免的,这是人类的天性。

革命在这个时代被清晰的分割成光复革命和共和革命两种,孙逸仙说光复会的革命是汉族同胞的革命,而同盟会的革命是更进一步的追求民权、民生、民主的真正革命。

虽然 第 172 章 主力歼灭北洋军的第一、第二、第六和禁卫军创造机会,抢在北洋第五镇收回之前,消灭其他五镇,则满清必亡。”

杨正坤和潘矩楹激动不已,纷纷请战道:“总司令,让我们第二十镇一起去攻打北洋第三镇吧,曹锟这个人水平很一般,纯粹是靠拍袁世凯的马屁才当上了统制,一战可灭。”

宋彪笑了笑。

北洋军的第三镇也是个悲剧,这个镇原先在袁世凯手中的时候是心腹嫡系。确实不是因为曹锟这个人有能力,而是曹锟听话,相比之下呢,段祺瑞、冯国璋都太有能力,袁世凯心里也不是很放心。

等到了良弼的时代,曹锟急忙再拜良弼为师,他每次说到良弼都摆出一副视其为尊师的姿态。确实很得良弼的欢喜,于是就将第三镇继续留在滦州和开平一带,让曹锟负责给第二十镇殿后。

可曹锟毕竟是袁世凯的心腹。良弼也防着一手,还真就有用宝瑛的第二十镇牵制曹锟的用意,在装备配置上就比第二十镇弱了一截。特别是火炮上照旧采用了日本仿制克虏伯的m19o3\o5型75mm野炮,质量不如德国的原装炮,枪械是日造三十式6.5mm步枪,机枪是24挺哈奇开斯机枪,以及几挺日造38年式重机枪。

良弼防一手,曹锟就悲剧了。

日本仿制的克虏伯m19o3\o5型克虏伯75mm野炮就是所谓的38年式野炮,除了75mm之外,日本还从德国仿制了12omm、15omm口径的轻榴炮,克虏伯m19o5型12omm轻榴炮本身就有点悲剧,日本仿制之后更悲剧。很早就从德日两国退役,75mm\15omm口径则一直用到了二战结束。

和东北新军大规模列装的三英寸露西亚野炮相比,德国m19o3\o5\o8型克虏伯野炮在自重、弹丸重、射角、射、倍径的数据都大致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口径、初和弹道,三英寸露西亚野炮的弹道较为低伸。炮弹初则高出很多,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差别完全不像是一个重量级的火炮。

除了长行程管退技术,三英寸露西亚野炮就是法国施耐德m1897型火炮的三英寸口径翻版,更为低伸的弹道则是俄国人自行改进后的结果。

因为早期大清新军各镇大规模使用克虏伯m19o3\o5型75mm野炮。在国内存量较多,也为日本38年式野炮大量涌入国内制造了很多空间,山西、四川兵工厂都有仿制,只是质量很差而已。

从步枪到机枪,从机枪到火炮,第三镇的这种差距一旦被东北新军的主力师抓住,特别考虑东北军的炮步协同作战理论已经成型,结果可能是会非常悲剧的。

因为武器上完全占优,杨正坤和潘矩楹都想去打北洋第三镇,可他们的第二十镇就未必打得过曹锟,不管怎么说,第三镇也是老牌部队,训练水平还是很可靠的。

听了杨正坤、潘矩楹积极请战的意思,宋彪笑了笑,和他们两个人说道:“兵贵神,怎么打第三镇的问题,我们昨天晚上就已经部署过了,今天中午12点整,我们的骑兵部队会直接将第三镇的两个混成协切开,第二步兵师,也就你们所知道的第十二镇新军会插上去,从正面打掉一个协,第一步兵师会派两个步兵团协助骑兵,在明天上午包围第三镇部署在开平县的一个协,最终将两个协同时歼灭在开滦地区。”

说完这番话,他随手从旁边的桌子上取过来一张空白的信纸,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在上面划出大致的作战地图,特别将两个战场的作战距离标出来,道:“这是一个五十公里的大作战区域,两个实际交战点的战线宽度都不足三公里,派三个师上去意义不大。现在,我们唯一的担心是清军将驻扎在天津的第四镇派上来救援,但据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情报来看,第一,清政府6军部那边还没有这个命令,良弼到现在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虽然从天津到开滦的距离很短,还有铁路,可第四镇也不敢贸然冲过来,它就算接到命令也需要两天的准备。两天之后,我们这一仗已经基本结束,我们第一师和第三步兵师都已经6续抵达开滦地区,我的第一炮兵旅也抵达滦县,他这个时候派过来的部队越多,我越欢迎啊。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参加革命战争,而是计划已定,度第一。现在让你们重新制定作战计划也来不及。特别是补给的问题,东北新军对你们的了解还是不足够保证支持你们在前线打仗,你们贸然上线,我后面的后勤工作就会很乱。所以,你们现在不要急,关键是让参谋部尽快摸清楚你们的情况。”

潘矩楹此时无话可说,对于这些细节的问题。他肯定是懂得,可有时候也真的不太在意,现在听宋彪一说就感觉关内新军。包括北洋军在内和东北新军还是没有办法比的,问题不在装备上,而是在现代军事的参谋总部体制上。

东北这边还没有打仗之前就将问题都考虑的很周到了。上阵之后就是乱枪打鸟,他们各路新军的军事思路就初级了,什么都不想,冲上去临时边打边想办法,这肯定是干不过别人的。

想来想去,潘矩楹心里还是不甘心,因为他们不是怕死,确实是想参加革命,他和杨正坤、黄本璞等人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宋彪问鼎京师早是大局已定的事,他们也急于表现自己。以后好混个一官半职的。

杨正坤也是一样的想法,就忍不住和宋彪建议道:“总司令,我们可以将炮兵拉上去打,咱们的88炮绝对比他们的75炮厉害啊,还可以节省东北新军这边的炮弹损耗。”

宋彪竖起食指轻轻摇晃。道:“仗不是这么打的,你们的m19o6型88mm克虏伯射野炮在我这边没有库存炮弹,我的75、76和1o5炮弹的储备量倒是绝对够的,而且我在东北的四大兵工厂都能生产。我的计划是这样,你们去打第四镇靠的就是火炮厉害,你们可以用火炮和机枪在前面拖延着。不让第四镇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当然他们不主动进攻是最好的事情,你们就在天津拖着他们,只要你们能拖延半个月,我这边清理了北洋军的主力,咱们就赢了,少死一个革命同志都是一种胜利。你们现在就将炮弹打光,那你们后面怎么去打第四镇?”

潘矩楹和杨正坤更加无话可说了。

他们这种火炮在国内确实是独此两家,就他们第二十镇和禁卫军有装备,其他各支部队都没有,全国新军筹建完成的新军总计二十镇,各镇的火炮基本都是以德式克虏伯75mm火炮为主,m19o3\o5\o8和m19o6两种都有,还有德造、日造、自造三种。

所以,m19o6型88mm克虏伯射野炮在国内几乎没有后续补给可言。

宋彪见潘矩楹和杨正坤都很尴尬,可能想法也比较多,就安慰他们说道:“你们现在先不能急,陈蔚是管这方面的工作,你们和他配合好,将本部的军需物资单据总表填写完,各种工作都交接好,让第二十镇和我们这边无缝对接。要做到什么标准呢,那就是你们部队一天要消耗多少物资,多少种类,我们参谋本部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同时也基本可以保证供应,你们这个时候就可以上阵了。我们有句古话叫做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其他包括你们的无线电设备,通信设备,联络方式,都要和我们对接,我们还要从沈阳抽调新的参谋官过来协助你们工作,就算一切都抓得很快,那基本也要五六天的时间。磨刀不耽误砍柴功,不要急,真要上场的时候,你们将仗打漂亮点,那就是最好的革命。”

潘矩楹这才答道:“总司令说的极是,我和正坤都是真的受教了。”

宋彪这就起身和潘矩楹、杨正坤握手,告别道:“那你们就先去找陈蔚,在参谋部这边将工作做好,包括人员有多少,军饷的开支是多少,我们暂时还是要你们那边的情况来,不足我们的部分呢,我们则给一定的补贴,其他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我这到现在还没吃早饭。这个革命时期,我也来不及请你们吃顿饭,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给你们补上……这样吧,你们既然来了,那我就让勤务员多下一点面条,加上肉丝,咱们吃他一锅肉丝面,就算是恭贺你们参加革命!”

潘矩楹和杨正坤又很高兴了,只要宋彪不将他们当外人,那真是什么都好谈。

正如宋彪所言。攻打曹锟第三镇的准备已经是一切就绪,蔡锷和孙树林清晨时分就率领第一骑兵师的两个骑兵团突击行军,下午三点之前就插入卑家店布防,将北洋军第三镇的第五协和第六协切割开,而张亚虎的第二步兵师则是通过铁路快包括第六协的东侧,和蔡锷东、西、北三面夹击,力图在两天内歼灭该协。蔡锷的一个团同时还要承担阻止第五协救援的任务。

在拿下山海关之后,整个东北新军的运转随即加快,全军大量向永平府调动。陈武、刘赓云直接率军穿过响水峪,提前进入永平县,张亚虎、张鸿逵的第二步兵师则以主力部队前往滦州。赵庭柱、傅良佐的第一步兵师和单启鹏的第二炮兵旅同样调入永平县,段兰芳统管的锦州巡防军总队则负责接管整个山海关防线,以及和旧军的零星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