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八章 不留后路(1 / 2)

第二十八章 不留后路

玉娘款款来到刘白身边,温淑的对樊家兄弟说道。

“刘大人与江家小姐素有婚约,大事即日可成,难道有江家做靠山并非牢靠?”

“江家?哪个江家?”

“江氏三古之一,当朝二品大员枢密副使兼兵部尚书,江万载。”

玉娘此话一出,樊保才樊保济的眼珠子瞪得老大,想着前东家,现合伙人这么有来头,怪不得气质不凡,思想新锐,尽说一些高深莫测,听了让人为之猛醒的话语。

怪不得一个温润男子身边跟了这么多追随者,就连少条失教的“白鬼帮”也从了刘白,还一口一个刘大人。

“你个大言不惭的小女子,就这还靠山?江万载在我们老爷面前不值一提,我们老爷可是朝廷一品大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济郡王!”

谢五油光满面,脸上的肥汗掺了些房间里的锯末沉灰,一块黄一块黑,自己毫无意识,依旧撇着大嘴狂妄的说着。

“这位管家大人说的不假,只是凡事讲个归本正宗。江家世受皇恩,为官为相,若非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也不会被世人誉为三古。

而谢国舅身为皇亲贵胄本不可任职,再有,自孝宗帝后,本朝不再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谢国舅不仅强行干涉朝政,又破坏祖宗吏治,这些天下人都看在眼里。

到底是谁在大言不惭,我想无需小女子多说了吧。”

玉娘掩面微微一笑,这笑容刘白看得舒心,谢五看得虐心。

只是谢五这种人记打不记吃,若是刘白说两句,他决不敢还嘴,毕竟那道五指印还刻在谢五深深的脑海里。

被一个小姑娘三两句搞的下不来台,谢五的内心是拒绝的。

“就算我们老爷行事有些越规,但江氏三古现今也都落魄不偶。江万载不必多说,上个月刚被皇帝从拱垂殿骂了出去。其兄江万里早已隐退不涉朝政,其弟江万顷也是无所事事,毫无建树,整日沉默不语,堕落自甘。江氏三古,呵呵,我看是江氏三作古!”

“哦,谢管家倒也是个实在人,对谢国舅的评价倒也中肯。”

玉娘一副肯定的表情,如同老师肯定学生答对一加一等于二般真诚。谢五这句话确是说明了现状,只是一句“老爷行事有些越规”连一旁的谢堂都闪跳眼皮,死命斜视着谢五传递眼神,后者却投入在和玉娘的斗嘴中,全然无视主子的尴尬。

“……”谢五感到自己刚才应是说错了什么,站在原地一身冷汗,只感觉身旁的气压有些强大,却也不敢看谢堂的眼睛。

谢堂满脸黑线,想着这局你要是搬不回来,回去有你好看的。我谢大少爷已经够狂的了,也不敢在外面对老爷说三道四,还越规!到底是谁越规!

“皇帝听了太多花言巧语,对江万载大人的忠言逆耳当然方凿圆枘。江万里虽然隐退,却在白鹭洲书院育人无数,培养了许多彬彬济济的弟子,如今朝堂上很多英才豪杰都是其门徒。江万顷身为御史大夫,风闻言事,话语紧要,当然要三思而后行。

江万载十六岁便授以武选出仕,武林府环卫武官,十七岁诏授从义郎,京湖制置使军统制,忠顺军兵马副都监,当时大将孟珙二十九岁,只是江大人的一名副将。江万载少年英豪,为国征战无数,战功显赫。

江万顷江万里为同榜进士,德才兼备,大才盘盘。后者更是开设书院,培养出文天祥、陆秀夫等状元十七名,进士多达两千七百人!

江家,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稀。

敢问谢大管家,这般功勋在你眼中竟然不值一文,以你之见,想必谢大人的功绩要远胜于此吧。小女子不才,洗耳恭听。”

玉娘说罢收回了原本温淑的笑容,而是专心致志的等待着谢五的解答。

刘白笑了笑,替谢五感到惋惜,和“天目梅花妆”讲道理,别说你这没准备没脑子的,就连我这当老大的也得时刻小心。这小女子的心智和学才可不是一般人能匹敌的。